王尧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内分泌科
1.蛋白质的热效应较高:食物的热效应是指消化、吸收和代谢营养素所需的能量。蛋白质相比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热效应更高,大约占其能量的20%至30%。这意味着身体在消化蛋白质时会消耗更多的能量,从而提升基础代谢率。
2.增强饱腹感:蛋白质能够增加饱腹激素(如PYY和GLP-1)的分泌,同时减少饥饿激素(如ghrelin)的水平。这种作用能帮助减少进食量,并降低对零食的渴望,利于控制总体摄入热量。
3.保护瘦体组织:在热量限制的情况下,增加蛋白质摄入有助于在减重过程中保护肌肉质量。当热量不足时,身体可能会分解肌肉来获取能量,而蛋白质有助于维持或增加肌肉质量,使体重下降主要来自于脂肪的减少。
4.每餐蛋白质的合理分配:研究表明,每餐摄入大约20至30克的蛋白质能够更有效地促进肌肉蛋白质合成,有益于长期保持健康体态。
5.多样化蛋白质来源:为了确保摄取充足的氨基酸,可选择多样化的蛋白质来源,如瘦肉、鱼类、鸡蛋、大豆制品、乳制品和坚果。
通过科学地增加蛋白质摄入,可有效助力减肥。应根据个人情况调整蛋白质的具体摄入量,并与整体饮食和生活方式结合,以实现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