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分析报告怎么看

2025-04-06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陈中璞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病情分析:心电图是一种用于记录心脏电活动的工具,分析心电图有助于诊断多种心脏疾病。在阅读心电图分析报告时,重点包括心律、心率、电轴以及特定波形和间期。

1.心律:通过观察P波可以判断心律来源。正常情况下,P波是窦性节律产生的。这意味着P波应在每个QRS复合波前出现,并且形态一致。如果P波不规则或缺失,可能提示心律失常,如房颤。

2.心率:正常心率范围为60-100次/分钟。心率过快称为心动过速,通常超过100次/分钟;低于60次/分钟则为心动过缓。计算心率的方法之一是用1500除以RR间期(相邻两个R波之间的小格数)。

3.电轴:心电图的电轴提供了心脏总体电活动的方向。正常电轴范围约为-30°到+90°。如果电轴偏向左侧或右侧,可能提示左心室肥大或右心室肥大等问题。

4.波形与间期:

P波:表示心房去极化。异常形态可能指示心房肥大。

PR间期:从P波开始到QRS复合波起始之间的时间,正常值为0.12到0.20秒。延长可能提示一度房室传导阻滞。

QRS复合波:反映心室去极化,正常宽度小于0.12秒。增宽可能提示心室肥大或束支传导阻滞。

ST段:通常是等电位线部分。如有抬高或压低,需警惕心肌缺血或心梗。

T波:心室复极化的表现。T波倒置可能表明心肌缺血或其他心脏问题。

QT间期:反映心室去极化和复极化全过程,正常范围与性别年龄相关,QT延长易引发严重心律失常。

心电图是一项复杂的检查,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以便综合评估。建议在解读过程中与专业医生讨论,确保准确诊断和适当的医疗措施。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