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中和胃酸:空腹时,胃里的胃酸没有食物去中和,因此可能会对胃黏膜造成刺激,引发疼痛。进食后,食物能够吸收并中和部分胃酸,从而减轻对胃壁的刺激感,缓解疼痛。
2.胃壁保护:食物在胃内形成一层保护性的屏障,可以直接覆盖在胃黏膜上,使其免受胃酸的侵蚀。这层屏障暂时性地减少了胃粘膜直接暴露于酸性环境中的时间,从而减轻疼痛。
3.神经调节:进食后,副交感神经系统被激活,促进消化液的分泌和胃肠蠕动,整体有助于消化道的一系列活动。这种神经调节也可能缓解因紧张、压力或其他因素引起的功能性胃疼。
尽管进食后可以暂时缓解胃疼,但长期或频繁的胃部不适仍需就医明确病因,如胃溃疡、胃炎等。如果伴有其他症状如呕吐、消瘦或出血,应及时进行医学评估。饮食方面宜清淡易消化,避免辛辣、油腻食物,以防止加重胃部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