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欣欣主治医师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皮肤科
1.过敏性紫癜是一种毛细血管炎症,多涉及皮肤、关节、胃肠道和肾脏。发热可能是由于合并感染或自身免疫反应引起。
2.临床上,约30%-50%的过敏性紫癜患者会出现发热症状,体温通常在38-39℃之间,但也有少部分患者会出现高热(>39℃)。
3.发热处理:若发热较轻,可以通过多喝水、休息等方式辅助退热;若体温超过38.5℃,可以考虑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物,如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进行退热治疗。但需要避免阿司匹林,以防诱发出血。
4.合并感染的处理:若怀疑有细菌感染,可能需要联合使用抗生素;若为病毒感染,则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
5.自身免疫反应的处理:部分严重病例可能需要应用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或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进行治疗,但这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6.其他支持治疗:维持电解质平衡和营养支持,必要时进行静脉输液。
当过敏性紫癜伴随发烧时,务必关注病情变化,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和护理。合理选择药物,避免自行用药造成不良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