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心理与情绪因素
情绪压力和焦虑是夜间频繁醒来的常见原因。研究表明,长期处于高压状态可能会导致体内应激激素水平升高,如皮质醇,这会干扰正常的睡眠周期。有数据显示约50%-70%的失眠者与心理因素密切相关。
2.生活习惯问题
不规律的作息或饮食习惯可能也是诱因。例如,在睡前摄入含咖啡因或酒精的饮品可能会影响深度睡眠阶段。根据研究,饮用咖啡后,体内咖啡因代谢半衰期为3-5小时,因此睡前应尽量避免相关饮料。
3.环境干扰
睡眠环境的变化或者噪音、光线过强等外部因素可能使浅睡眠阶段被打断。这种情况下,即使入睡,也难以进入深度睡眠,从而容易提前醒来。
4.生理疾病
某些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胃食管反流、夜间低血糖或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都可能引发这种现象。例如,研究指出,约有20%-30%的慢性失眠与潜在疾病相关。
5.年龄与生理变化
随着年龄增长,深度睡眠时间会逐渐缩短。据统计,老年人深度睡眠时间比年轻人减少50%左右,这会增加夜间觉醒的概率。另外,更年期女性由于雌激素水平波动也容易发生类似问题。
6.心理障碍
长期的情绪困扰可能发展为抑郁症或广泛性焦虑障碍,而这两类疾病常伴随着失眠症状。数据表明,抑郁症患者中约80%存在睡眠困难。
持续的睡眠问题可能对身心健康造成影响,应及时识别可能的诱因并进行调整。如果睡眠障碍无法通过改善生活习惯缓解,建议尽早就医并接受专业检查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