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药物机制及作用特点:唑吡坦属于非苯二氮卓类镇静催眠药,通过激活大脑中的特定受体来促进睡眠。由于其快速起效和相对短的半衰期,一般适用于缓解短期失眠问题。
2.依赖性的形成:
心理依赖:部分患者在使用唑吡坦后可能会产生对药物的强烈需求,担心停药后难以入睡。
生理依赖:长期使用唑吡坦可使身体对药物产生耐受性,需要增加剂量才能达到相同的效果,进而加重依赖。
戒断反应:若突然停止长期服用,可能出现焦虑、躁动、头痛等戒断症状,有时甚至会出现失眠加重的反弹现象。
3.影响依赖风险的因素:
使用时间:连续使用超过4周会显著增加依赖风险,因此通常建议仅短期使用。
剂量大小:超出医生建议的剂量使用,会加快耐药性和依赖的形成。
个体差异:不同患者的代谢能力、精神状态以及是否存在其他合并疾病等,都会影响依赖的发生率。
4.减少依赖的方法:
遵守医嘱,用药周期应尽量控制在2-4周以内;
不得私自增减剂量或频率;
停药时,必要时逐步减量,而非直接停药。
唑吡坦片虽能有效缓解失眠,但长期服用可能带来药物依赖和相关不良反应,用药需慎重并严格遵循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