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环境调节
照明:光线过暗会加重疲倦感,建议使用6000~6500开尔文色温的白光灯,这种光源接近自然光线,有助于集中注意力。
通风:室内空气流通可以增加氧气浓度,有助于保持清醒,可适当打开窗户或使用空气循环设备。
温度:室温保持在20~24摄氏度较为合适,过热容易引发困倦,过冷则可能影响专注度。
2.饮食和休息管理
晚餐:避免摄入过多高脂肪、高糖分的食物,这类食物容易导致血糖波动,引起疲劳感。选择富含蛋白质和膳食纤维的食物,如鸡蛋、鱼肉、蔬菜等,更能提供持续能量。
睡眠:成年人建议每天睡眠7~9小时。如果前一晚睡眠不足,容易在晚上犯困,应适当补充午休,但时间不宜超过30分钟,以免影响夜间入睡。
3.短期提神方法
喝水:身体轻微脱水会降低脑部活跃性,每小时喝150~200毫升水有助维持注意力。
活动:每学习30~50分钟可站起来活动5~10分钟,例如伸展身体或走动片刻,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减少困意。
咖啡因:适量摄入咖啡或茶是常见的提神方式,但不建议超过400毫克咖啡因(相当于3~4杯普通咖啡),且距离睡前6小时内尽量避免。
4.心理和工作策略
分段任务:将复杂任务分解成小部分,设定短期目标完成后奖励自己,比如休息几分钟或者吃一点健康零食,这种模式可以减轻心理压力并提升动力。
新鲜感刺激:调换任务顺序或者变换学习方式,例如尝试用口头复述代替默写,用电脑替代手写,可以激发兴趣防止单调感带来的疲惫。
通过改变生活习惯和采取科学的学习方法,大部分情况下可以有效缓解晚上做作业时的困倦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