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苯二氮卓类药物
这类药物通过增强中枢神经系统内GABA受体的抑制作用,达到镇静催眠的效果。常见药物有:
地西泮:作用时间较长,适用于长期失眠或伴随焦虑的患者。
阿普唑仑:起效快但维持时间短,适合短期治疗入睡困难。
氟拉西泮:半衰期较长,可能会导致日间嗜睡,注意使用剂量。
2.非苯二氮卓类药物
此类药物也通过作用于GABA受体,但其化学结构与苯二氮卓不同,相对而言副作用较少,依赖性较低。常见药物包括:
唑吡坦:适用于短期治疗失眠,尤其是入睡困难者。
扎来普隆:起效迅速,代谢较快,适合短暂性失眠。
右佐匹克隆:作用时间稍长,可改善睡眠维持,但可能引起口中异味。
3.褪黑素受体激动剂
模拟天然褪黑素的作用,调节生物钟,促进自然入睡。代表药物有:
雷美尔通:常用于因昼夜节律紊乱引起的失眠,副作用非常轻微。
4.其他类型药物
某些抗抑郁药、抗组胺药也具有镇静作用,有时会用作辅助治疗:
多塞平:一种三环类抗抑郁药,在小剂量下可用于治疗失眠。
苯海拉明:一种抗组胺药,可短期缓解失眠,但常伴有日间困倦。
巴比妥类药物:虽然也有催眠作用,但因成瘾风险高,目前已较少使用。
长期服用安眠药可能导致耐药性或依赖性,并可能影响睡眠结构,甚至产生戒断症状。在使用前需咨询专业医生并遵医嘱,避免擅自调整用药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