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长期精神压力会导致体内应激激素如肾上腺素和皮质醇水平持续升高。这些激素会引起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并增加心率,长期下来容易导致高血压、动脉硬化及心脏病等问题。研究表明,长期承受高水平压力的人群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可能会增加20%至30%。
2.对免疫系统的影响:压力会抑制免疫细胞功能,使机体抵抗病毒和细菌感染的能力下降。数据显示,长期处于慢性压力状态的人更容易患感冒或其他传染病,甚至可能增加癌症等重大疾病的风险。
3.对代谢系统的影响:慢性压力会导致不健康的代谢变化,例如胰岛素敏感性下降,从而增加糖尿病的发生几率。同时,压力还会引发暴饮暴食等不良饮食行为,加重肥胖问题,而肥胖本身也是多种慢性病的重要风险因素。
4.对神经系统的影响:长期压力会改变脑神经回路,对情绪调节产生不利影响。这可能导致焦虑障碍、抑郁症等心理问题,而严重的抑郁症有自杀倾向的潜在风险,直接危及生命。
5.对睡眠质量的影响:压力往往伴随着失眠或睡眠质量降低,长期缺乏优质睡眠会进一步加剧身体功能紊乱,增加心血管疾病、代谢疾病和免疫功能受损的风险。
6.对生活方式的影响:长期压力可能促使人采取不健康的应对方式,如吸烟、酗酒或滥用药物。这些行为会显著增加慢性病和猝死发生的概率。
保持压力的适当应对措施,如规律运动、与家人朋友交流或寻求专业心理帮助,有助于减少因压力导致的健康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