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生物钟和肝脏代谢功能:根据中医理论,夜间1点到3点是肝脏排毒和代谢最为活跃的时间。如果存在肝脏功能负担增加的情况,如长期饮酒、脂肪肝等疾病,可能会引发这种规律性的醒来。同时,现代医学认为生物钟紊乱也会干扰正常睡眠。
2.压力和焦虑:精神紧张、焦虑或情绪压力会导致体内应激激素水平升高,如皮质醇的分泌。皮质醇在清晨时段通常自然升高,如果在夜晚提前分泌过多,可能促使人从深睡眠中觉醒。
3.睡眠环境与习惯:不良的睡眠卫生习惯,如临睡前饮用含咖啡因的饮品、持续接触电子屏幕的蓝光刺激,或卧室环境噪音、温度过高或过低,都可能破坏睡眠连续性。
4.低血糖反应:如果晚餐过于清淡或进食后间隔较长容易导致夜间血糖水平下降,为了维持体内能量平衡,胰岛素分泌减少,从而激活交感神经系统,人可能因此醒来。
5.潜在呼吸或心血管问题:一些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会在夜间由于缺氧而醒来,同时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患者也常有类似表现。
6.荷尔蒙波动:特别是女性,激素变化如月经周期、围绝经期阶段的雌激素和黄体酮水平波动,可能打乱睡眠模式,造成特定时段的觉醒。
如果这种情况持续发生且对生活质量产生明显影响,应及时就医进行全面评估,明确病因并予以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