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生物钟及激素分泌
人体的昼夜节律由内源性生物钟控制,通常在凌晨2-3点时,人体的深睡眠阶段已经接近结束,此时褪黑素分泌逐渐减少,皮质醇开始增加,身体趋向于更加警觉。如果睡眠结构本身受损,可能会在这一时段更容易醒来。
2.肝功能活动异常
中医理论认为,凌晨1-3点是肝脏经络主导活跃的时间段。如果存在肝功能异常,如长期饮酒、脂肪肝或药物代谢负担重等问题,可能导致这一时间段反复醒来。
3.压力与焦虑
心理压力和焦虑会使交感神经持续兴奋,干扰正常的睡眠周期。过度思虑可能引发夜间多次觉醒,尤其集中在凌晨时段。研究表明,持续压力可导致失眠发生率增加30%-40%。
4.夜间低血糖
如果白天进食不规律或晚餐摄入不足,可能引起夜间低血糖,刺激体内升糖激素(如肾上腺素)分泌,诱发早醒。这种情况多见于患有糖尿病的人群或正在减肥的个体。
5.呼吸暂停综合征
夜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常在凌晨后半夜表现为反复觉醒,同时伴有憋气、鼾声或频繁翻身。长期如此会显著降低睡眠质量。
6.环境因素干扰
临近早晨时段外界噪音增多,如汽车鸣笛、鸟鸣或室温变化,也可能触发浅层睡眠状态下的觉醒。
7.药物作用或其他健康问题
某些药物(如利尿剂、抗抑郁药)会干扰正常睡眠,还需警惕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疾病也会引发类似症状。
频繁出现凌晨醒来需要具体评估原因,尽量调整作息,保持规律生活习惯。如长时间无法改善,建议咨询医生排查潜在健康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