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理解对视恐惧
对视恐惧是一种社交焦虑表现,其根本原因可能与过度关注他人评价、自我否定或消极情绪回路有关。研究表明,约有10%-13%的人群经历过此类问题,多数患者担心在目光接触时被他人审视或评判。
2.认知重建
(1)重新定义他人的眼神:许多人误以为他人的目光中包含敌意或批评。这种认知偏差需要被纠正,可以通过记录并分析具体情境中的看法来发现思维漏洞。
(2)构建积极信念:将目光接触视为一种正常社交行为,而非威胁,尝试用正向语言自我暗示,例如“眼神交流代表友好”。
3.渐进式暴露疗法
(1)从低压力环境开始练习,如在镜子中进行目光接触练习,每次持续10-15秒,逐渐延长时间。
(2)与熟悉的人进行短时间对视,从几秒钟增至更长时间,过程中感受轻松与自在。
(3)逐步扩展到陌生人,通过观察他们的反应建立信心。研究显示,循序渐进的暴露可降低恐惧引发的生理反应。
4.增强情绪调节能力
(1)深呼吸训练:当感到紧张时,采用腹式呼吸,可平缓焦虑情绪。
(2)冥想训练:专注当下,通过正念技巧减少对目光接触的过度担忧。
(3)肌肉放松法:系统地放松全身肌肉,有助于缓解对视后带来的身体不适。
5.寻求专业支持
如果对视恐惧严重影响生活,可咨询心理医生。认知行为疗法是常见的干预措施,通过系统性地分析个体的思维、情感和行为模式,实现针对性的改善。针对部分患者,短期使用抗焦虑药物也有辅助作用,但需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通过科学的训练与干预,对视恐惧是可以逐步缓解甚至完全消除的。在此过程中,保持耐心、规律练习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