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年龄因素:抑郁症多发生于20至40岁的成年人,这一阶段是人生中面临较多生活压力和重大事件的时期,例如学业、就业、婚姻、家庭责任等。同时,老年人也是一个高发群体,由于身体机能衰退、慢性病、孤独感以及社会角色改变,老年人患抑郁症的风险增加。
2.性别差异:女性患抑郁症的可能性比男性高约2倍。这可能与生理周期波动(如月经、妊娠、产后、更年期)以及社会角色压力有关。
3.职业相关:从事高压工作的群体,如医生、教师、律师、企业管理人员等,因长期承受巨大工作压力更容易罹患抑郁症。一些低收入或长期失业的群体也由于经济压力和社会支持不足而存在较高风险。
4.遗传倾向:有家族抑郁症史的人,尤其是一级亲属(如父母或兄弟姐妹),其患病风险增加。研究表明,遗传因素对抑郁症的发生贡献率为30%-40%。
5.特殊生理状况:产妇在分娩后6周至1年内容易受到激素水平变化、角色转换和睡眠剥夺的影响,导致产后抑郁症风险升高。其他如慢性疼痛、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也因身体不适和治疗带来的负担,更易发生抑郁症。
6.心理特质:个性内向、自我评价偏低、过度依赖他人、缺乏自信的人,其心理调节能力较弱,在面对生活挫折时更容易遭受心理创伤,从而引发抑郁问题。
7.环境和社会因素:经历过童年创伤、家庭暴力、亲密关系破裂、持续性贫困或重大灾难性事件(如地震、战争)的个体,因应激反应可能发展为抑郁症。
以上因素并不是单独起作用,通常是多种因素共同影响。如果怀疑存在抑郁症倾向,应尽早寻求专业帮助,避免拖延造成更严重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