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初步评估:
通过与患者进行简单交流,观察其行为表现、情绪反应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使用标准化的筛查量表,如抑郁症状自评量表或焦虑症状自评量表,对心理状态进行初步判定。
2.详细问诊:
收集完整的病史,包括个人成长经历、家庭背景、生活事件及遗传史等信息。
了解近期症状特点,包括持续时间、严重程度及对日常生活的影响。
探讨触发因素,例如工作压力、人际关系冲突或重大生活变故。
初步排除其他身体疾病引起的类似症状,如甲状腺功能紊乱或慢性疼痛等。
3.精神状态评估:
检查患者的注意力、记忆力、思维连贯性以及判断力是否存在异常。
分析情绪状态是否异常,比如是否长期低落、焦虑或躁动。
确认是否存在幻觉、妄想、强迫观念等特定心理病理现象。
4.辅助检查(如需):
生化检查或神经影像学检查用于排除可能的身体器质性病变。
智力测试或人格测验进一步评估认知功能和个性特点。
5.综合分析并确诊:
根据患者的症状特征、病程发展,以及诊断标准(如国际疾病分类或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综合判断是否符合某种具体心理疾病的诊断标准。
明确诊断后,与患者共同制定针对性的治疗计划,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或结合使用。
心理疾病的诊断需要临床医生的专业判断,因此出现相关症状时,应及时寻求专业帮助以避免误诊或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