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如果心理烦躁伴随焦虑或紧张,可以考虑抗焦虑药物,常用的有苯二氮卓类药物,例如地西泮、阿普唑仑等。这类药物起效较快,但不适合长期使用,可能存在依赖性风险。
2.如果烦躁源于抑郁状态,可使用抗抑郁药物,如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包括舍曲林、氟西汀等。这类药物一般需要数周才能显现疗效,且初期可能加重焦虑,需密切观察。
3.若烦躁与失眠相关,可考虑短期使用助眠药物,如佐匹克隆等。这种药物可以改善睡眠质量,从而间接缓解烦躁,但应避免长期依赖。
4.对于双相情感障碍或其他精神疾病导致的烦躁,需要使用情绪稳定剂,如碳酸锂或抗精神病药物(如喹硫平)。这类药物需要在严格监测下服用,定期调整剂量。
5.非药物疗法也非常重要,如认知行为疗法、冥想、运动等,能够从根本上改善心理状态,与药物治疗结合效果更佳。
心理烦躁可能是多种潜在问题的表现,需要明确诱因后进行针对性治疗。未经诊断,不建议擅自购买或服用任何药物,以免引起不良反应或延误治疗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