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燕文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肿瘤科
1.根据研究数据,结直肠癌患者中约50%-70%会在疾病某一阶段表现为便血,但其具体出现时间取决于肿瘤位置及生长速度。例如,直肠癌因距离肛门较近,更容易导致肉眼可见的便血,且可能较早出现;而位于结肠右侧的肿瘤则更常引起潜血(需通过实验室检测发现)。
2.早期肠癌由于病灶较小,通常不引发明显出血,但部分患者可能因肿瘤表面破溃或黏膜损伤出现微量便血。从首次出现肠癌到观察到便血的时间可能长达数月甚至更久,因此便血通常提示肿瘤已存在一定程度的发展。
3.高危人群如年龄超过50岁、有家族肠癌史、患有慢性肠道炎症的人群,应定期进行筛查,因为即使无肉眼便血,也可能已有隐匿性消化道出血。
4.肠癌患者的便血表现形式可能多样化,包括鲜红色、暗红色或黑色粪便,具体情况与出血部位相关。一般来说,肿瘤距离肛门越远,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越长,颜色就会越深。
任何发现便血现象的人应尽快就医,尤其是伴随大便习惯改变、腹痛、体重下降等其他症状时,因为这些可能提示肠癌或其他消化道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