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燕文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肿瘤科
1.术前准备
进行详细的影像学检查(如CT、MRI等),确定肿瘤位置、大小、是否侵犯周围组织以及有无远处转移。
完成血液检查和心肺功能评估,以评估患者是否适合接受手术。
针对肠道进行清洁准备,通过口服肠道清洁剂排空肠内容物。
必要时给予预防性抗生素,降低术后感染风险。
2.麻醉与术中准备
手术通常在全身麻醉下进行。
通过腹部切口或腹腔镜方式进入腹腔,具体方式根据患者状况和肿瘤的特点决定。
3.肿瘤切除部分
确定肿瘤的确切范围。在降结肠中段癌的情况下,需要切除包括肿瘤在内的一部分结肠,同时确保切缘足够安全,即距肿瘤边界至少5厘米。
连同结肠切除的还有区域淋巴结,这有助于进一步明确癌症的分期并预防复发。
4.远处转移处理
如果存在可切除的远处转移,如肝或肺转移,可能会同时进行相应的手术切除。
如果转移病灶无法完全切除,可能需要术后辅以化疗或其他系统性治疗。
5.重建消化道通路
根据切除范围及肠管情况,可通过直接吻合术将剩余的肠段重新连接。如果吻合不适合或存在高风险,则可能需要暂时或永久性造口术。
6.止血和关闭切口
仔细检查手术区域,确保无活动性出血。
放置引流管以便术后监测渗液情况。
逐层缝合腹壁,并在皮肤表面完成切口的闭合。
7.术后管理
转入监护病房或普通病房,根据病情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术区情况。
通过静脉营养支持逐步过渡到经口进食。
定期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及肿瘤标志物水平,同时安排影像学随访。
手术风险包括出血、感染、吻合口漏、肠梗阻等。术前全面评估和术后精心管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关键,尤其需要结合化疗、靶向药物等综合治疗加以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