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传伟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眼科
1.视网膜脱离:高度近视者的眼轴通常较长,眼球后部的视网膜因为长期被拉扯,发生脱离的风险增加。研究表明,高度近视患者视网膜脱离的发生率显著高于正常人,具体比例可以达到正常人的5到10倍。
2.后巩膜葡萄肿:这是由于高度近视者眼球增长过快,导致眼底巩膜变薄形成的凹陷,可引起视力减退或视野缺损。
3.黄斑病变:包括黄斑裂孔、黄斑变性等,高度近视使中心视力受到影响,成为不可逆的视力损害原因之一。在40岁以上的高度近视患者中,黄斑病变的发病率约为30%。
4.青光眼:高度近视是开角型青光眼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调查显示,高度近视者患青光眼的概率是普通人的三倍以上。
5.白内障:高度近视者也更易出现白内障,特别是核性白内障。其原因目前尚不完全明确,但可能与晶状体代谢异常和氧化应激有关。
6.视神经萎缩:由于高度近视的眼部结构变化,可能会导致视神经承受过大的压力,从而出现萎缩,最终影响视觉信号传导。
防范这些病变需要定期进行眼科检查,以便早期发现病变,同时采取适当措施控制近视发展,减少对眼睛的损伤。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用眼习惯,如合理用眼、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增加户外活动,都有助于降低高度近视带来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