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晶敏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普外科
1.结肠炎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通常分为急性和慢性。急性结肠炎可能由感染、药物副作用或其他急性因素引起,而慢性结肠炎则可能与自身免疫反应有关,如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
2.研究表明,长期的慢性结肠炎患者中,约有5%到10%的患者会发展为结肠癌。这是因为持续的炎症刺激可能导致细胞异常增生,从而增加癌变的风险。
3.结肠炎患者常常经历腹痛、腹泻、便血等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早期诊断和干预对于减少长期并发症风险非常重要。
4.常规检查如结肠镜检查和活检可以帮助发现结肠内的炎症和病变情况。在高风险人群中,这些检查能够及时发现潜在的癌前病变。
5.预防结肠癌的关键在于控制结肠炎的活动度,通过药物治疗、饮食调整和生活方式改变来减少结肠炎对肠道的损伤。
定期体检和医生咨询能够有效降低结肠炎病变的风险,并使其得到更好的管理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