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萍副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中医科
1.有效成分降解:药品过期后,其有效成分可能会发生化学变化,导致药效降低或失效。例如,某些维生素类补血药在过期后有效含量可能不足,对改善贫血效果有限。
2.杂质增加:随着时间的推移,药品中的辅料和活性成分可能发生降解,产生有害杂质。这些杂质可能引起过敏反应或其他不良反应。
3.微生物污染:特别是液体制剂或胶囊类药品,在储存不当的情况下更容易受到微生物的污染,过期后风险增大,可能引发感染问题。
4.包装失效:药品包装材料如铝箔、塑料等随时间老化,封闭性能下降,增加了药品受潮、氧化的风险。
避免使用过期药品,不仅是自身健康的保障,也符合药品使用安全原则。如需补血建议咨询医生,并购买有效期内的正规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