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春平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
1.评估基础状况:首先需要了解患者的具体血压数值、心率和症状表现。高血压的诊断一般依据收缩压≥140mmHg或舒张压≥90mmHg,但对于特殊人群可能会根据情况进行调整。
2.药物选择与调整:
若以往有高血压用药史,需评估目前使用药物的效果及副作用。
钙通道阻滞剂、ACE抑制剂或ARB类药物常用于初始治疗。此类药物可降低血压同时对肾脏有保护作用。
如存在低血压症状,尤其是在体位改变时出现眩晕,应谨慎使用利尿剂或β受体阻滞剂,因为这些药物可能加重低血压。
3.监测与个体化调整:
定期监测血压,包括家庭自测和门诊随访,以观察药物调整后的效果。
根据监测结果,逐步调整药物剂量,同时注意观察是否出现新的症状,如疲劳、头晕等。
4.生活方式干预:
在药物治疗同时,建议调整生活方式,如减少盐分摄入、适当运动以及保持健康体重,这些措施可以辅助降低血压。
任何情况下,血压管理均需个性化,根据个人的健康状况进行调整。在药物调整过程中,需保持与医生的密切沟通,以确保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