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炳国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中医针灸科
1.上火是一种中医的概念,常指因内外因素引起的机体“热象”,可能表现为咽喉肿痛、口腔溃疡、便秘等症状。从现代医学角度看,这些症状多与饮食不当、睡眠不足或消化系统问题有关。
2.幼年时期少食鱼和肉主要影响的是蛋白质、铁、锌、维生素B12等营养素的摄入。如果长期缺乏这些营养素,会对骨骼发育、免疫功能和神经系统发育产生一定影响,但并不是成年后上火症状的直接原因。
3.成年后出现食用鱼、肉后上火的感觉,可能是由于以下原因:
突然增加高蛋白、高脂肪食物的摄入,超出了胃肠道的代谢能力,引起了消化不适。
鱼和肉的烹饪方式(如辛辣、油炸)可能刺激胃肠道,诱发类似上火的症状。
本身存在胃肠道疾病或功能紊乱,导致对特定食物的耐受性下降。
4.不同个体的“火热”体质程度不同,有些人天生易感于热性食物而出现不适。这种体质特点与遗传、生活环境和整体饮食结构有关,不单纯由童年饮食习惯导致。
避免此类情况的发生,平衡膳食十分重要,即使幼年时期饮食习惯不够理想,成年后通过合理调整还是可以改善身体耐受能力。对于新接触的高蛋白食物,应逐渐适应其摄入量,并尽量选择清淡的烹饪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