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炳国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中医针灸科
1.外敷药物
常用的中药包括三七粉、冰片、黄柏等,可将上述药物研细成粉末后调制成膏状,涂抹于患处。
一些传统中药软膏,如马应龙痔疮膏,也含有消肿止痛的成分,可直接用于肛周。
2.口服中药
活血化瘀类:桃仁、红花等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减轻局部瘀滞导致的肿胀。
清热解毒类:如蒲公英、金银花,有助于缓解术后炎症反应。
通便润肠类:如火麻仁、决明子等,能防止术后因便秘再次引发伤口刺激。
3.中药坐浴
取适量的艾叶、地骨皮、苦参,加水煎煮过滤后,用药液进行温水坐浴,每次20分钟左右,每天1-2次。此方法能够有效缓解术后肿痛并加速伤口愈合。
4.注意事项
中药用量需要谨遵医嘱,根据个人体质调整。
外用药需注意清洁卫生,避免感染。
坐浴水温不宜过高,以免刺激创面。
术后结合合理的休息和饮食调节,可以进一步促进恢复,避免久坐和辛辣刺激性食品对伤口产生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