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感染风险:
尿管的主要作用是保持膀胱内外环境的无菌状态。自行拔出尿管会破坏这个无菌屏障,增加感染风险。
根据研究,置入尿管的患者中约有10-30%会因为拔除或操作不当而发生泌尿道感染。
2.出血和损伤:
自行拔除尿管可能导致尿道和膀胱的机械性损伤,引起出血。出血程度取决于个体差异和操作方式。
尿管上的气囊如果未放气,直接拔除会严重伤害尿道黏膜甚至膀胱颈。
3.尿潴留和功能障碍:
拔除尿管后,可能会出现尿潴留,即无法自行排尿的情况。这种情况可能导致膀胱过度充盈,引发疼痛和不适。
长期插管的患者在拔管后可能暂时丧失自主排尿功能,需要逐步训练恢复。
4.立即就医:
如果发现患者自行拔除尿管,应立即送至医院进行专业处理,包括消毒、止血和重新插管等措施。
医务人员将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影像学检查,确保没有内部损伤,并采取预防感染的措施,如使用抗生素。
5.心理评估和干预:
解自主拔管的原因,例如焦虑、抑郁或认知障碍,并提供相应的心理支持或药物治疗。
自行拔尿管是一种严重且潜在危险的行为,需要立即医学干预,以避免进一步的并发症。及时就医并遵循专业建议是保障健康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