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泌尿系统疾病:
尿路感染:常见症状包括频繁排尿、尿急和尿失禁。
膀胱过度活动症:膀胱肌肉不自主收缩,导致强烈的尿意和尿失禁。
前列腺问题:男性前列腺增生或炎症可能引起排尿困难和尿失禁。
2.神经系统障碍:
多发性硬化症:会影响神经信号的传递,导致膀胱控制能力下降。
帕金森病:此类患者可能因肌肉控制问题而无法及时排尿。
中风:中风后许多患者可能会出现尿失禁,因其影响大脑对膀胱功能的控制。
3.肌肉与解剖结构问题:
骨盆底肌肉松弛:女性产后或老年人常见,导致尿道支撑不足,易发生尿失禁。
膀胱脱垂:膀胱下垂到阴道内,会导致尿失禁,特别是用力时如咳嗽或打喷嚏。
4.药物副作用:
利尿剂:加速体液排出,可能增加排尿次数和尿失禁风险。
抗抑郁药和镇静剂:可能影响膀胱肌肉或意识,使得控制排尿变得困难。
5.生活习惯与外部因素:
大量饮水或摄入含咖啡因、酒精的饮料:这些物质具有利尿作用,会增加尿量。
久坐不动:缺乏运动可能导致肌肉力量减弱,增加尿失禁的风险。
6.心理因素:
压力和焦虑:心理紧张会引发膀胱肌肉的不自主收缩,导致尿失禁。
睡眠障碍:如夜间频繁醒来,未及时上厕所也可能导致尿床。
通过了解并针对这些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可以有效减少成人尿裤子的发生情况。定期进行健康检查,积极处理慢性疾病,并注意生活习惯与心理状态,对于预防和改善尿失禁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