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琼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内分泌科
1.血糖水平变化:饮食调整尤其是减少碳水化合物摄入,会导致血糖水平波动。这种波动可能引起情绪不稳、易怒或疲倦。稳定的血糖水平有助于保持情绪平衡,而剧烈的血糖波动可能导致情绪波动。
2.营养素摄入不足:严格控制饮食可能导致某些必需营养素的缺乏,如维生素B族、镁和铁等。这些营养素与大脑功能及情绪调节密切相关,缺乏时可能引发焦虑、抑郁和注意力下降。
3.饥饿感及压力:限制热量摄入常常带来饥饿感,这种生理反应容易加重心理压力,从而造成情绪上的负担。长期处于这种状态下,可能导致情绪低落或暴饮暴食的风险增高。
4.激素变化:饮食的改变可能影响体内激素水平,如胰岛素、皮质醇和瘦素等,而这些激素在调节情绪和代谢中扮演重要角色。例如,皮质醇升高通常与压力和焦虑有关。
5.社交及心理影响:饮食控制可能干扰日常社交活动,例如聚餐、宴会等,导致孤立感和社交压力增加。对饮食的过度关注可能引发对体重和形象的不满,加重情绪负担。
科学地制定减肥计划应考虑到不仅仅是体重管理,还需要兼顾心理健康和营养均衡。逐步调整饮食和保持适当锻炼,能够有效减少负面情绪的产生,从而更好地支持整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