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琼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内分泌科
1.减少热量摄入和体重下降可导致基础代谢率降低。基础代谢率是指人体在静息状态下维持基本生理功能所需的最低能量,通常占每日总能量消耗的60%到75%。当体重减少时,身体对能量的需求也会相应减少,因此基础代谢率会降低。当恢复较高的食物摄入量时,容易出现热量过剩,从而转化为脂肪储存。
2.身体适应性改变。在长期热量摄入不足的情况下,身体会进行代谢适应,即通过降低能量消耗来保护自身。这一过程包括降低非运动活动产热和调整激素水平。一旦恢复更高的热量摄入,身体可能难以迅速适应新的能量平衡,导致体重增加。
3.肠道菌群和吸收效率的变化。长期严格的饮食控制可能影响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和数量,进而改变机体对食物的消化吸收效率。当食量增加后,可能会出现吸收效率提高的情况,导致更多的营养成分被吸收。
4.心理和行为因素。经过长时间的节食后,人们有时会放松警惕,导致摄入的食物种类和数量增加。节食期间形成的不良饮食习惯可能在恢复正常饮食过程中继续存在,如偏好高热量食物。
在恢复正常饮食时,应密切关注能量摄入的变化,通过逐步增加食量、保持适度的运动和均衡的饮食结构,来帮助维持减肥后的体重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