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长时间缺水是否会影响血压

2025-06-16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陈中璞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病情分析:长时间缺水确实会影响血压,通常可能导致血压下降,即低血压的风险增加。

1.血容量减少:人体大约60%的重量是由水构成的。充足的水分对于维持正常的血容量至关重要。当身体缺水时,血液中的水分减少,导致血容量降低。这种情况下,心脏泵出的血液量减少,从而引起血压下降。

2.电解质平衡失调:水分摄入不足会导致体内电解质,如钠、钾等的重要元素失衡。这些电解质在维持血压和心脏功能中发挥关键作用。缺水时,电解质失衡可能导致血压降低,以及其他相关健康问题。

3.血管收缩与扩张:水在保持血管正常功能方面也起着重要作用。缺水可能导致血管收缩,从而加剧低血压症状,并可能导致头晕、乏力等不适感。

为了避免因缺水引起的血压变化,建议每天摄入足够的水分,以保持体液平衡和血液循环的正常功能。同时,注意在运动、高温或出汗较多的情况下增加水分摄入,以确保身体的健康和血压的稳定。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