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晶敏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普外科
1.病情评估:术后肠梗阻的发生率较高,约占所有腹部手术的10%左右。多数情况下,轻度肠梗阻可通过禁食、静脉输液、胃肠减压等保守治疗方法缓解。反复出现的肠梗阻可能提示存在更复杂的问题,如粘连、狭窄或异物,这些往往通过影像学检查(如CT扫描)进行初步评估。
2.治疗方案选择:
非手术疗法通常是首选,尤其是在第一次出现肠梗阻时。大约70%的术后肠梗阻病例能够通过非手术治疗得到改善。
当非手术治疗无效且症状持续恶化时,特别是伴随有发热、白细胞增多等感染征象,或有肠坏死、穿孔风险时,则需考虑手术探查。
3.并发症的识别与处理:若出现腹痛加重、局部压痛、腹胀明显或休克等症状,则提示可能存在急性肠扭转或绞窄性肠梗阻,此时需紧急处理。未经适当处理的严重并发症可能导致肠坏死,危及生命。
4.个体化医疗策略:考虑到每位患者的具体情况不同,治疗方案应因人而异。对年龄较大、有慢性疾病的患者而言,评估手术风险也十分重要。
在术后反复出现肠梗阻的情况下,应该综合评估病情并密切观察,如果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或出现严重并发症风险,手术探查可能成为必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