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迟斌主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科
1.饮食因素:高脂肪、高糖饮食会导致大便变得黏稠且气味较重。另外,摄入过多肉类、奶制品和加工食品也可能引发这种情况。
2.消化不良:消化系统无法充分分解食物会导致食物残渣在肠道中积累,进而产生恶臭气体,并使大便变得黏稠。
3.肠道菌群失衡:肠道内的益生菌减少或有害菌增多,会影响大便的质地和气味。长期使用抗生素可能导致这种失衡。
4.乳糖不耐受或其他食物不耐受:摄入导致不耐受的食物会引起腹胀、腹泻及大便异常气味。
5.炎症性肠病:如克罗恩病或溃疡性结肠炎,这些疾病会引起肠道炎症,导致大便黏稠并伴随臭味。
6.胰腺或肝脏问题:胰腺或肝脏功能不全会导致脂肪消化不良,从而导致脂肪便,表现为油腻、黏稠和恶臭。
7.吸收不良综合征:当小肠无法有效吸收营养时,会引起大便的异常变化,包括质地和气味的改变。
如果大便异味持续时间较长,或伴随其他症状如腹痛、体重减轻,则建议及时就医,以确定具体原因并获得合适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