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迟斌主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科
1.乳糖不耐受的普遍性:全球范围内,大约65%的人口在成年后对乳糖的耐受度下降。这一现象在不同种族和地区间有很大差异,亚洲和非洲裔人群中更为常见。
2.症状表现:乳糖不耐受通常在摄入含乳糖的食物后30分钟到2小时内出现症状,包括恶心、腹胀、腹痛、腹泻等。
3.诊断方法:可以通过乳糖呼气试验或粪便酸度测试来确诊乳糖不耐受。这些测试通过测量体内乳糖代谢产物的水平来判断个体对乳糖的吸收情况。
4.管理和治疗:
避免摄入乳糖:选择无乳糖牛奶和奶制品。
乳糖酶补充剂:在饮用牛奶或进食含乳糖食物前服用乳糖酶补充剂,以帮助分解乳糖。
渐进增加乳糖摄入:对于部分乳糖不耐受者,逐步增加乳糖摄入量可能提高耐受能力。
5.其他可能性:如果排除了乳糖不耐受,还需要考虑其他原因,如对牛奶蛋白过敏或胃肠道疾病。
若频繁出现喝牛奶后不适的情况,应咨询医生进行专业评估,并根据诊断结果采取合适的措施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