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体内抗利尿激素(ADH)的分泌:夜间,人体会分泌更多的抗利尿激素,这种激素可以帮助肾脏重吸收水分,从而减少尿液的生成。夜间尿量一般会比白天少。
2.睡眠状态对身体功能的影响:人在睡眠时,身体的各项机能处于休息状态,代谢活动减缓。这意味着肾脏的过滤率降低,尿液生成速度减慢,所以夜间产生的尿量较少。
3.晚间饮水量:如果在晚餐后或临睡前摄入的液体较少,夜间尿量自然会减少。饮食习惯直接影响尿液生成。
4.排尿频率:白天排尿次数较多,可以及时排出生成的尿液,夜间由于长时间不排尿,膀胱中的尿液积累相对较多,但总体生成的尿量仍然不多。
如果夜间尿量异常减少,并伴有其他症状,如全身浮肿、血压升高等,可能提示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医学检查。通常来说,夜间尿量减少属于正常的生理规律,与人体的激素调节和休息状态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