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观察和记录排便情况
正常排便频率因人而异,但一般每周排便3次至每日排便3次均属正常。如果超过3天未排便,应考虑便秘的可能性。还需关注大便形态是否干硬,以及排便是否伴随疼痛或其他不适。
2.评估饮食结构
饮食中缺乏足够的膳食纤维可能导致便秘。建议每日摄入25-35克膳食纤维,可通过多食用全谷类、蔬菜、水果和豆类等实现。同时,饮水不足也会加重便秘,每日饮水量应保持在1500-2000毫升左右。
3.促进肠道蠕动的生活方式
规律运动能够有效促进肠道蠕动,建议每日进行至少30分钟适度运动,如快步走、瑜伽或骑自行车。规律作息、形成固定的排便时间有助于建立健康的排便习惯。
4.避免长期憋屁和久坐
憋住肠道气体可能加重胀气感,而久坐则会减弱肠道肌肉功能,建议尽量避免这些行为。
5.必要时寻求药物帮助
如果通过调节生活方式后效果不明显,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通便药物,如乳果糖、聚乙二醇等缓解便秘症状。但需避免长期依赖泻药,以免引发肠道功能紊乱。
6.留意其他伴随症状
若便秘伴随明显腹痛、出血或消瘦等症状,应警惕是否存在更为严重的问题,如肠梗阻、痔疮或结直肠疾病,需及时就医检查。
肛门下坠感若持续时间较长或症状逐渐加重,需高度重视并尽早查明原因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