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继南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骨科
1.术后初期(约1-2周):重点在于减轻肿胀和疼痛。可采用冰敷来控制肿胀,每次15-20分钟,每天数次。同时,确保手腕处于高位,以帮助液体流出而减少肿胀。此阶段通常不会进行主动锻炼,但可以开始轻微的手指移动,以防止僵硬。
2.早期康复阶段(约3-6周):开始进行轻度的活动度锻炼,如手腕屈伸、侧向运动等。建议每天进行几次,每次持续5-10分钟。这些活动帮助增加手腕的灵活性,可以在无痛范围内逐渐增加力度。
3.中期康复阶段(约7-12周):随着骨折愈合,重点转向增强肌肉强度和稳定性。使用轻重量的哑铃或弹力带进行抗阻训练,适合手腕的旋转、屈伸和握拳练习。每周可逐步增加次数和强度,并监测有无不适。
4.后期康复阶段(约3个月以后):着眼于全面恢复手腕的功能和耐力。开展更复杂的力量训练和灵活性练习,例如俯卧撑或高尔夫挥杆动作。可参与体育活动,但需避免直接冲击或剧烈碰撞。
关注术后的症状变化是重要的。如果出现异常疼痛、持续肿胀或愈合缓慢,应及时就医。合理安排休息与运动的比例,以免过度劳累影响恢复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