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春平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
1.昼夜节律影响:人体的生物钟调节了许多生理功能,包括心血管活动。夜间睡眠时,交感神经系统的活动减少,副交感神经系统占主导地位,导致心率下降和血管扩张,从而使血压降低。
2.睡眠阶段:深度睡眠阶段(尤其是慢波睡眠)与更低的血压水平相关。这些阶段通常发生在入睡后的一至两个小时内,并持续整个夜间睡眠周期。
3.凌晨时段:通常在凌晨2点至4点之间,血压达到最低点。这段时间对应着深度睡眠阶段,机体的新陈代谢和心血管负荷处于日常最低水平。
这种血压下降是正常且健康的生理现象,有助于身体的恢复和修复。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对血压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干扰夜间休息可能会对心血管健康产生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