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琼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内分泌科
1.饮食组成:高蛋白或高纤维饮食可以增加饱腹感,导致较长时间内不感到饥饿。研究表明,蛋白质和膳食纤维有助于延缓胃排空,并促进饥饿激素如胃泌素和瘦素的调节,从而减少食欲。
2.代谢变化:人体在低热量摄入时,会经历代谢适应。这种生理反应旨在保护体内能量储备,可能导致饥饿感下降。长期卡路里限制会影响甲状腺激素水平,从而影响新陈代谢率和饥饿感。
3.血糖水平:稳定的血糖水平可以帮助控制饥饿。在饮食中加入低升糖指数食物,如全谷物和蔬菜,可以防止血糖骤升骤降,减少饥饿感。
4.心理因素:专注于其他活动或压力水平的变化也可以影响饥饿感。忙碌或紧张的状态下,身体可能分泌更多的肾上腺素,这一激素能够抑制食欲。
5.水合状态:脱水常常被误认为是饥饿,因为两者都会产生身体需要补充的信号。保持良好的水合状态可以缓解假性饥饿感。
注意到这些因素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减肥过程中的身体反馈机制。根据个人情况调整饮食和生活方式,有助于实现健康减肥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