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行眼底照检查之前是否需要散瞳

2025-08-02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史煜副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眼科

病情分析:进行眼底照检查之前是否需要散瞳取决于具体的检查目的以及患者的情况。很多情况下,散瞳有助于更全面地观察眼底,但也存在不必散瞳即可完成检查的特殊场景。

1.散瞳对检查效果的影响:散瞳可以使瞳孔充分扩大,便于光线进入眼内,从而提供更清晰、更广阔的视野。这对于检查黄斑区、视网膜周边区域以及诊断复杂眼底疾病非常重要,例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黄斑变性等。

2.不散瞳的局限性:若不进行散瞳,医生能够观察到的眼底范围通常有限,仅包括视盘和黄斑区域附近的部分视网膜。对于某些要求精细观察的小病变或外周区域检查,不散瞳可能无法满足诊断需求。

3.特殊情况不适宜散瞳:一些患者可能不适合使用散瞳药物,例如患有闭角型青光眼者,因为散瞳可能导致房角关闭,从而引发急性青光眼发作。对散瞳药物过敏的个体也需避免散瞳。

4.常用散瞳药物及其作用时间:常见的散瞳药物包括托吡卡胺,其作用持续时间通常为4-6小时。散瞳后可能出现短暂的视近模糊、不适感,以及畏光现象,这些均属正常反应,但会影响短时间内的生活质量。

5.新型技术的应用:通过高分辨率非散瞳眼底相机可进行基础的眼底检查,无需散瞳即可获取一定范围内的影像。这种方法适合常规健康筛查,但对于深入诊断仍具有局限性。

眼底检查是否需要散瞳应根据检查目的、患者个体情况以及设备条件综合评估后决定。对于不明确的情况,建议及时咨询专业医师以确定最佳检查方案。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