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仁宏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1.年龄:骨样骨瘤多见于青少年和年轻成人,约80%的病例发生在25岁以下的个体中。尤其是在10-20岁期间,病症的发病率较高。
2.性别:男性患病的概率较高,大约是女性的两倍。这种性别差异可能与男女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的骨骼代谢差异有关。
3.部位:常发生在长骨的干骺端,如股骨、胫骨等,也可见于脊柱等部位。但在四肢长骨近端尤为常见,占所有病例的大多数。
4.症状:典型症状包括夜间疼痛,这种疼痛往往可以通过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缓解。局部肿胀和压痛也是常见表现。
5.诊断:X线检查常显示骨皮质内有小而圆形的透亮区,周围有硬化边缘。CT和MRI也具有重要的补充作用,可以更清晰地观察到病变情况。
骨样骨瘤多见于10-25岁的青少年和年轻成人,男性患病率较高,常位于长骨的干骺端,症状包括夜间疼痛和局部肿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