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绍东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脊柱外科
1.早期阶段:强直性脊柱炎主要表现为骶髂关节及脊柱的炎症,症状包括腰背部疼痛、晨僵等。此时关节活动通常受限较小,多数患者生活基本不受影响,可以完成日常自理任务,如穿衣、吃饭、洗漱等。但如果未及时治疗,这一阶段可能发展为慢性炎症状态。
2.中期阶段:随着病情发展,患者可能逐渐出现脊柱活动受限、驼背畸形等问题。活动能力会有所下降,例如弯腰、转头等动作困难,部分患者完成复杂的日常活动时需要辅助工具或他人帮助。有研究显示,中期阶段患者中约20%-30%可能面临一定程度的日常自理困难。
3.晚期阶段:晚期患者常伴有严重的脊柱畸形和全身多关节受累,甚至脊柱完全融合成“竹节样”。这类患者可能无法独立完成一些基本生活行为,如站立、走路、坐下等,需依赖轮椅、助行器或护理人员协助。数据显示,晚期患者中大约50%存在明显的功能障碍,完全失去自理能力的比例相对较低,但仍需重视。
4.个体差异:即便同为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由于年龄、性别、病程长短、遗传因素以及治疗是否及时和规范等方面的差异,自理能力的丧失程度也会存在很大不同。早诊断、早治疗是改善预后和维持自理能力的关键。
强直性脊柱炎并非直接导致自理能力完全丧失的疾病,但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与疾病的早期干预密切相关。建议定期随访风湿免疫科医生,遵从药物治疗方案,并结合康复训练以延缓病情进展,尽可能保持自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