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绍东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脊柱外科
1.脊柱侧弯20度:
一般来说,脊柱侧弯分为轻、中、重度,20度属于轻度范围。
如果此角度没有逐渐加重,且没有引发疼痛、功能障碍等症状,可以不考虑手术治疗,仅需定期监测。对于青少年患者,建议每6至12个月拍摄一次X光片,以观察角度变化情况。
物理治疗和矫形支具是常用的保守干预手段。特别是在生长发育活跃期,可以通过科学的锻炼和支具佩戴控制畸形发展。
2.脊柱后凸60度:
正常胸椎后凸角度在20-40度之间,超过50度即视为病理性后凸。60度的后凸已达到中度偏重水平,但仍然需要进一步评估症状是否显著,如是否经常出现背部疼痛、呼吸困难或心肺功能压迫等问题。
后凸的病因不同,干预方式也有差异。例如,若为姿势性后凸,通过体态训练和肌肉强化可能会有所改善;但若为结构性后凸,比如先天性骨骼异常,则保守治疗效果有限。
若患者日常生活未受明显影响,可考虑观察随访。若后凸持续加重或引起严重并发症,则可能需要手术干预。
3.手术指征:
无论是侧弯还是后凸,手术一般在病变导致强烈疼痛、进行性恶化或严重影响内脏器官功能的情况下才被建议。
脊柱侧弯通常超过40-50度、后凸超过70-80度,并伴有相关症状时,才需要积极考虑手术纠正。
手术风险包括神经损伤、感染及植入物移位等,因此决策需审慎。
脊柱侧弯和后凸的治疗需根据个体情况量身定制。应定期复查以追踪病程进展,避免病情恶化导致后续干预难度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