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绍东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脊柱外科
1.热刺激引起的皮肤反应:热敷会导致血管扩张,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这可能引起轻微的瘙痒感,这是由于神经末梢受到刺激。热敷后的皮肤代谢加快,也可能增加瘙痒的敏感性。
2.水蒸气来源:热敷过程中,湿热环境会使热敷材料中的水分被加热后蒸发,形成可见的水蒸气。这是常规物理现象。如果使用的热敷物质本身含有较多的水分,例如湿毛巾或加了水的热敷袋,就更容易出现这种现象。
3.皮肤屏障功能变化:在热敷时,局部皮肤的汗腺和毛孔打开,导致水分蒸发的同时,皮肤表面变得干燥,可能进一步诱发瘙痒。另外,如果使用不透气的材料进行热敷,可能造成皮肤局部过度潮湿或摩擦,从而引发瘙痒感。
4.潜在的过敏或刺激:热敷材料如果清洁不到位,或者添加了某些药物或化学物质,可能会刺激皮肤引起瘙痒。个别情况下,皮肤对热敷温度过敏或敏感,也可能导致类似症状。
避免上述不适的方法包括控制热敷温度(一般推荐在40℃左右)、保持敷料清洁、缩短热敷时间(建议每次15-20分钟)以及选择适当的热敷材料。如果症状持续出现或伴随其他异常,应及时就医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