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绍东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脊柱外科
1.问诊
确定症状:了解是否有颈部疼痛、活动受限等局部表现,以及头晕、恶心等压迫症状。
神经相关问题:询问有无肢体麻木、肌力下降或运动障碍,以排查脊髓或神经根受压。
病史信息:关注既往外伤史、手术史以及是否存在肿瘤家族史。
2.视诊
外观:检查颈部外形是否有异常突起或凹陷,观察肩膀是否对称。
动态表现:要求患者做前屈、后仰、左右旋转和侧屈动作,观察有无明显受限或疼痛。
3.触诊
检查棘突与旁开部位:轻按颈椎棘突,评估有无压痛、突出及左右两侧肌肉紧张情况。
测试压痛点:用力适中按压颈背部,以判断占位是否引发局部疼痛。
4.神经学检查
肌力测试:针对上下肢进行不同关节的抗阻伸展实验,评估神经功能完整性。
感觉测试:使用针刺或棉签轻触皮肤,检测是否存在感觉障碍。
深反射评估:检查上肢肱二头肌反射、下肢膝腱反射等,观察是否减弱或亢进。
病理反射:如怀疑脊髓受损,应进行Babinski征等相关测试。
5.特殊试验
压头试验:向下按压头顶以诱导放射性疼痛,提示神经根受压可能。
椎动脉扭转试验:转动和倾斜头部,观察是否出现眩晕、恶心等症状,提示椎动脉供血不足。
早期发现颈椎占位对于及时治疗至关重要,若有明确体征建议尽快进一步影像学检查,如X线、CT或MRI。在检查过程中需注意避免强力按压或动作幅度过大,以免导致潜在损伤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