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输尿管软镜碎石术的排石效果

2025-04-28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病情分析:提高输尿管软镜碎石术的排石效果可以通过术前、术中以及术后多方面综合优化。关键措施包括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精确的术中操作以及科学的术后管理。

1.术前准备

影像学评估:术前进行CT或超声检查确定结石的大小、位置及硬度。通常直径小于2厘米的结石更适合输尿管软镜碎石术。硬度较大的结石(如大于1000HU)可能需要分次手术或联合其他技术。

预防感染:术前进行尿液培养,若存在尿路感染,应使用抗生素治疗至尿液无菌状态再进行手术。术中感染会增加并发症风险并影响排石效果。

功能性评估:了解肾功能和患者的一般状况,避免因肾功能受损而导致术后恢复不佳。

2.术中策略

精准定位与全面清理:使用输尿管软镜将可视范围内的结石彻底粉碎,并尽量减少残留结石。完全碎石率是决定术后排石效果的重要因素。

能量设备选择:采取脉冲钬激光作为碎石工具,其能量设置一般为0.5-1.0焦耳,频率为10-20赫兹。在粉碎结石时应避免过高能量以降低组织损伤风险。

避免碎石迁移:在结石部位放置结石篮网有助于稳定结石位置,减少其向肾盂或输尿管远端的移动,提高碎石效率。

术中安全:保证输尿管鞘的使用避免术器对输尿管壁的反复摩擦,同时控制手术时间,一般不建议超过90分钟,以减少并发症发生概率。

3.术后管理

药物辅助排石:术后可使用α受体阻滞剂,如坦索罗辛,帮助松弛输尿管平滑肌,促使碎片顺利排出。

充分水化:建议每日摄入2500-3000毫升水,通过增加尿流量促进碎石自然排出。

定期随访:术后1-2周内进行影像学复查(如KUB平片或CT),监测结石排出情况及是否有残留。必要时根据结果调整进一步治疗方案。

双J管使用:部分患者术中会置入双J管,有利于保持尿路通畅和减少术后肾绞痛,但需注意按时取出以避免长期刺激引起的并发症。

合理规划上述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可显著提高输尿管软镜碎石术的排石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和结石复发风险。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