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形成机制:尿路结石主要由尿液中溶解的钙盐、草酸盐、磷酸盐、尿酸或胱氨酸等物质过饱和后沉淀并聚集而成。如果这些物质在尿液中的浓度持续过高,结石有可能继续吸附晶体逐渐增大。
2.增大的速度:结石增长的速度因人而异。某些研究表明,未经干预的情况下,小型结石每年可能增加1-4毫米,但具体速度受到饮食结构和水分摄入量的显著影响。
3.诱发因素:如高盐、高蛋白、高草酸饮食,长期脱水或水分摄入不足,以及某些代谢异常(如高尿酸血症)都可能促进尿路结石的增大。反复尿路感染也会加速某些类型结石(如感染性磷酸铵镁结石)的形成和增大。
4.预防与控制:通过大量饮水稀释尿液、适当调整饮食结构(如减少富含草酸或嘌呤的食物摄入)、早期发现小型结石并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可以有效减缓甚至阻止结石的进一步增大。
准确监测尿路结石的发展变化,并根据临床建议采取科学的治疗与预防措施,可以最大程度减少并发症出现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