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机械性损伤:肾结石在移动和排出的过程中,由于其表面粗糙或者形状不规则,会摩擦或划伤输尿管、膀胱或尿道的内壁,从而引起局部黏膜损伤,导致出血。尤其是较大的结石或带有尖锐边缘的结石,更容易造成显著损伤。
2.炎症反应:结石可能会刺激尿路黏膜,引发炎症反应,进一步加重局部组织充血或水肿,这也可能是导致血尿的原因之一。如果合并泌尿系统感染,炎症会使毛细血管更加脆弱,增加出血风险。
3.损伤恢复期:即使结石已经排出,受损的尿路黏膜需要一定时间修复。在此期间,可能仍然会有少量血液随尿液排出。一般轻微的血尿可持续几天到一周左右。
4.潜在疾病:如果血尿持续时间过长或血量明显增多,还需警惕其他可能的病因,如慢性肾病、泌尿系统肿瘤等。高血压或凝血功能异常也可能加重血尿症状。
建议在肾结石排出后密切关注血尿的情况。如果血尿持续超过两周,伴有腹痛、发热、尿频或尿急等症状,需要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并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