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形成原因:
饮食:高盐、高蛋白质和低纤维饮食可能增加肾结石风险。
代谢异常:如高钙尿症、高草酸尿症等,可促使矿物质在尿中沉淀形成结石。
遗传因素:部分人群天生易患肾结石,与家族遗传有关。
2.症状表现:
剧烈的腰部或腹部疼痛,常突发并向下腹部、大腿内侧放射。
恶心呕吐。
尿频、尿急、排尿困难,甚至血尿。
3.检查方法:
超声波检查:无创性,适用于初步筛查。
X线片(KUB片):可显示大部分类型的结石,但有些结石透光,不易被发现。
计算机断层扫描(CT):尤其是低剂量非对比CT,是目前最敏感和特异的诊断方法。
4.治疗方式:
药物治疗:针对小于5毫米的结石,通过增加水分摄入和使用止痛药、排石药促进自然排出。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适用于中等大小的结石。
内镜手术: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输尿管镜碎石术(URS)适合较大或复杂位置的结石。
开放手术:极少数情况下,需采用传统开放手术。
左输尿管上段结石早期发现和适当治疗可以有效减少疼痛和并发症,预防复发需要注意饮食调节和定期体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