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结石大小是决定是否能自行排出的关键因素。一般而言,直径小于5毫米的结石,自行排出的几率较高,可达到70%-90%。如果结石直径在5-10毫米之间,自行排出的可能性会显著降低,仅为50%左右。而超过10毫米的结石通常难以自行排出,需要医学干预。
2.结石的位置直接影响排出的难易程度。位于尿道中下段的结石更容易随尿液排出,而停留在尿道上段或靠近膀胱出口处的结石,可能因为尿道狭窄或局部解剖特点而难以顺利通过。
3.个体生理差异也会对结石的排出产生重要影响。例如,尿流速度快、饮水量充足的人群,尿道结石排出的几率会有所提高。而患有泌尿系统炎症或者存在尿路梗阻的人群,不仅降低了结石排出的几率,还可能增加并发症的风险。
4.症状持续时间需重视。如果结石长时间未排出,可能导致尿路感染、肾积水甚至肾功能损害等问题。一项研究显示,尿道结石超过6周未排出的病例中,发生并发症的风险显著升高。
尿道结石能否在半年内自行排出因多种因素而异,不宜完全依赖自然排石过程。如果出现剧烈疼痛、血尿、排尿困难或疑似继发感染的情况,应尽早就医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