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继南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骨科
1.T值:T值是骨密度与年轻健康成人(同性别)的平均值相比的标准差。
正常范围:T值在-1.0或更高表示骨密度正常。
骨量减少:T值在-1.0到-2.5之间表明骨量减少,提示骨折风险增加。
骨质疏松:T值为-2.5或更低则考虑为骨质疏松症,骨折风险显著增加。
2.Z值:Z值是与同年龄、性别和体型人群的骨密度平均值相比的标准差。
Z值用于帮助判断异常低的骨密度是否可能由其他疾病引起。
如果Z值低于-2.0,进一步医学评估常常是必要的,以探究潜在原因。
3.相关指标:有些报告还可能包含其他指标如骨质量、骨矿含量等,这些指标可以提供全面的骨健康信息,以便做出更准确的医疗决策。
综合以上信息,骨密度检查报告可作为诊断和管理骨质疏松的重要依据。了解这些数值和参照范围,有助于有效评估骨骼健康及制定相应的治疗计划。建议定期监测骨密度,特别是高风险人群,以预防骨折和相关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