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燕文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肿瘤科
1.肠道减压:
放置鼻肠管或胃肠减压管,以缓解梗阻引起的腹胀、恶心和呕吐等症状。
如果鼻胃管减压无效,可选择经皮穿刺造瘘术,通过造瘘管直接引流肠道内容物。
2.姑息性外科手术:
为避免完全梗阻导致的急性危象,可考虑进行近端造瘘,例如右半结肠造瘘或回肠造瘘,为肠道提供一个新的出口。
手术目的是缓解梗阻,并非根治性切除,因此操作相对简单,风险较低。
3.内镜治疗:
内镜下支架置入是一种常见的非手术干预方法。通过在狭窄部位安放金属支架,可以重建肠道通道,迅速缓解梗阻症状。
该技术适用于部分全身状况较差、不耐受手术的患者。
4.药物治疗:
使用止痛药和抗炎药控制疼痛和局部炎症反应。
根据具体情况可应用抗癌药物进行化疗或靶向治疗,同时配合营养支持治疗以改善机体状态。
5.综合处理并发症:
若出现感染(如肠道穿孔或腹膜炎),需紧急抗感染治疗。
电解质紊乱和脱水是肠梗阻常见后果,需要及时补充液体和纠正代谢异常。
权衡治疗方案时应全面评估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肿瘤扩散程度以及生存预期。医生会根据实际病情选择最适宜的处理方式,以减轻梗阻症状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