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燕文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肿瘤科
1.定期监测与筛查
肠息肉通常起初为良性,但部分类型存在恶变风险。建议40岁及以上人群每5年至10年接受一次结肠镜检查。如果有家族遗传史或疑似高危因素,筛查频率可提前至20岁或更早,每1年至3年进行一次检查。
2.内镜下切除
大多数肠息肉可以通过结肠镜切除,这是一种微创手术,通常分为以下几种方法:
钳夹法:适用于直径小于0.5厘米的息肉;
电凝切除:常用于直径0.5~2厘米的息肉;
粘膜下剥离术:适合较大或复杂结构的息肉。
切除后需定期复查以评估是否有新的息肉生长。
3.预防性手术
对于多发性腺瘤性息肉综合征或家族性结肠息肉病,因其恶变率高,可能需考虑全结肠切除术。此类情况术后仍需密切随访以监控余留肠道部分。
4.药物干预
某些情况下,医生可能会推荐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阿司匹林,以降低息肉增长风险。这种方法需在专业指导下进行,避免副作用。
5.生活方式干预
饮食中增加膳食纤维,减少红肉和加工食品摄入,同时戒烟限酒、保持规律运动可降低息肉风险。
肠息肉若不及时处理可能进展为恶性疾病,按时筛查、规范治疗是关键。